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,弘扬宪法精神,普及法律知识,增强法治意识,12月10日,我院联合许昌学院附属中学开展了模拟庭审活动。许昌学院“法小普”学生普法教育工作室成员及许昌学院附属中学师生代表共200余人参加活动。活动由我院党委副书记、普法教育工作室负责人刘毅飞主持。

活动伊始,我院院长王忠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。他指出,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,如灯塔照亮国家法治进程,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。青少年在价值观形成关键期,学习宪法知识、树立宪法信仰意义深远。此次模拟庭审活动为大家搭建了感受法律权威、体验司法公正的平台,通过模拟真实场景,能直观了解法律运行机制,增强法治观念和意识,培养多种能力。他鼓励同学们在活动中收获感悟,传播法治理念,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力量。

模拟法庭现场模拟庭审展示环节在董潇丽老师和大学生“法官”、“律师” 们的精心呈现下拉开帷幕。本次模拟庭审围绕广告词著作权侵权纠纷案展开,为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案情,董潇丽从生活中耳熟能详、脍炙人口的广告词入手,生动有趣、通俗易懂地介绍了著作权的概念、内容、形式、侵权行为、救济措施及本次庭审案件的基本案情,激发了小同学们对案件审理结果的思考和好奇。随后,严谨的法庭程序、激烈的法庭辩论,让在场同学们看到了法律工作者维护公平正义的决心,也使大家对著作权纠纷及相关法律程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。



庭审结束后,在总结提问环节,法小普工作室的同学们提出有关著作权法和宪法知识的问题,附属中学的同学们热情高涨、争先恐后地参与竞答。随后,互动问答环节更是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。同学们积极思考,踊跃发言,向“审判长”“审判员”“代理人”等进行提问,提出自己的疑问以及对著作权法、宪法的见解,在交流探讨中加深了对法律的理解。“法小普”工作室为积极发言的附中同学颁发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读本及精美小礼物。
在活动的最后,许昌学院附属中学的黎桑老师做了发言,对许昌学院法学院的领导和参与本次活动的师生表示感谢,并祝愿许昌学院教育之光普照、人才之林茁壮、文化之桥连接。
模拟庭审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。本次“零距离”体验,“沉浸式”学法,不仅让同学们对法律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更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法治的种子,激发了他们对法律学习的热情和对法治社会建设的责任感。法治兴则国兴,法治强则国强,法治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,许昌学院法学院将继续深入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,“法小普” 普法教育工作室将探索创新教育形式与内容,继续开展有意义的普法活动,为法治教育事业、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力量,让法治之光更加璀璨地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。